Page 47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7

溝澗所設計的防水牆;另一種是農地間為山道農路設計的排水牆,這兩

                           種設計的概念,是「尊重水空間的概念為發想」,也就是「讓出足夠的空
                            間讓水流過」。並且在設計上尊重水性及設法和緩它的流動速度,以減低
                            沖刷土地的力量。
                        6.  ventjevetj 再生樹種植樹防水:排灣族淺山或低海拔區域部落,到了汛期

                            從高山區奔流而下的圡泥流對山田到平原農地的衝擊與傷害,是該區域
                            天然常態性的天害,故排灣族的先人在歷代的經驗中,發明了一項保護
                           農田土地的技術,其智慧係在山澗溪、河域的岸邊或兩側打樁植樹,打
                           樁植樹的樁植法須選擇具有再生特性的樹種排列種植,為使其能抵抗急

                           水毀損,因此通常樁根削尖後,以重捶打下固牢,南台灣山區具再生特
                           性的樹種常見的有刺竹、火管竹、棱果榕、九穹、黃荊樹等。


                   伍、從部落農法中剖析對土地的最高價值利用


                         前文論述中提過有關排灣族人對土地價值的態度和信念,並就排灣族對山
                   田農地水土保持的知識與概念,做了較詳盡的說明,接著論及排灣族傳統農法中
                   涉獵到土地在農耕文化中高度的利用,從部落傳統的作物經營中,可明顯的窺探

                   到早期農業發揮土地價值的理念,使土地的利用和存在價值提升到極致,以下就
                   部落的傳統農法中剖析排灣族人發揮土地高度利用的智慧和具體作法。
                   一、remdjeredj 作物間作法
                        傳統排灣族的農耕法,都採行複合式作物的間作法,也就是一塊土地上所種

                   植的農作物分別有數種交錯種植,呈現多樣化的作物經營型態,但這些作物的生
                   長期長短不一,因此收成的時間和季節有別,故一年四季中農地一植保持有農作
                   物生長,使得土地的閒置時間達到零的狀態,土地沒有被閒置的空間。
                   二、lemuqeluq 作物分期採收法

                         部落傳統的農作經營模式,到了採收的階段,每一種作物基本上都採取分
                   期採收如小米作物在採收時,依小米每株成熟的情形分批或分期採收,也就是早
                   熟早收、晚熟晚收的方式,小米沒有一株被遺棄,而採收根莖類的作物如地瓜、
                   芋頭、花生、山藥等,也是採行分期採收,基本上分三期到五期,排灣族採收根

                   莖作物的概念基本上除最後一期須一次採收畢,其餘前三期到四期係才依需求之
                   量採收,避免造成浪費,因此大抵上所有農作物都採分期或分批採收,這也是在
                   農業文化上的一種資源永續的概念,這樣的經營模式使得農作物的生長期延長,
                   被利用的時間也拉長,農作物本身的價值也被完全的發揮,這樣的農業經營模式

                   和方式無限發揮土地的價值。
                   三、seman lagav kata calulj 雜生作物利用
                       「來自大地的糧食是珍寶」這是部落流傳的格言和信念,而這句                                         格言亦被
                                                                                                 ,
                   排灣族人實踐在田園文化中,無論任何作物的採收一定有遺漏或掉落的種粒 也
                   必定在丟棄的雜屑及垃圾中參雜著種子或籽粒,經過一段日曬雨淋,這些掉落、






                                                            43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