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9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19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主題六: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的性別觀點】




                                                                                                  1
                      從生態女性主義觀點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習慣





                                                         謝若蘭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吳慧馨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研究助理


                                                        ࿜   ࠅ



                          當談及國家法、習慣的知識系統中,一般而言是先由整體的「認識論」概念說起,再切入主
                       流知識體系中下的解釋觀點。然而這種「知識體系」往往是以西方、男性為主體所發展而成,因

                       而在知識生產的體系過程慣性的忽略了某些群體,包含女性與原住民。就傳統習慣的重要性來看,
                       如果忽略了「性別」觀點,就幾乎是等同於在整個法體制中漠視了「傳統習慣」以及「原住民族」
                       的觀點與價值。
                          原住民族婦女一直以來被視為家族的守護者,關切身、心、靈、情緒的健康、是信仰教誨和

                       儀式的領袖,更是生態體系中的靈魂。從生態女性主義 (Ecofeminism)  的角度來看,不同的社會
                       經濟以及文化傳統對生理上的兩種性別群體有著不同的社會化模式,因之所發展的知識系統也有
                       所不同。傳統知識連結著部落的集體記憶,是離不開於自身的文化母體,因此社會記憶的重構扮
                       演著知識傳承的重要角色,以致能持續文化的活度,並持續傳統知識運用於與當代社會之中。本

                       文從生態女性主義觀點切入探討原住民族習慣,試圖探討女性智慧與傳統習慣價值是如何受到殖
                       民的統馭而消失,並以反思台灣部落經驗。


























                   1  本文為「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2012/10/13–14)  研討會發表之初稿,未獲得作者同意請勿引用
                    或轉載。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