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6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26

306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殊性,無法以主流價值觀評斷,但基於多元文化主義的平等觀點而言,這些多樣化的生存知識
                   與習慣是需要被尊重與看見的。
                       原住民族則因為受到族群的環境觀與生活模式之影響,再依據性別分工所產生與傳承的生
                   態智慧有別於前述之例。早期原住民或者原始部落的生活因為完全倚靠大自然,而有萬物皆神
                   聖的想法,擁有與大自然共處和諧的能力,以北美原住民來說,大自然界和自己是一體的,並

                   認為動物與自己是血親關係,地球發生的事情就如同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與大自然共處和諧的
                   能力;認為地球是偉大的母親、給予者、生命的養育者,是雌性能量的代表,天空和天堂經常
                   被視為父親或祖父,是男性能量的代表(Schaefer 2008)。雖然不同性別對於生態資源的保存

                   與永續發展策略上各有貢獻,但論及資源與獲益等機制時,女性被分配的似乎永遠是少於男
                   性。有鑒於此,聯合國的生態多樣性公約提及「認知女性在生態多樣性永續發展及維護上扮演
                   著極重要的正面角色,並確認了在生態多樣性公約各層面的政策決定及執行上必須借重於婦女
                   的參與」。透過過去種種將「族群」成為主流來建構主體知識論後,到底是否有實際的例子來
                   說明原住民族性別分工下的傳統生態習慣?

                       在阿美族傳統農事的慣性上,婦女要負責農田的耕作和收穫,男性主要負責漁獵,在看似
                   為性別分工的形制下,實質上為一種既定法則,與其社會制度有相當的關聯。在當代 Cirakayan
                   (吉拉卡樣)部落從事有機農業的分工狀態來說,婦女與男性是相互尊重並且相互幫忙,雖然

                   男女有專司,但主要還是共同分擔工作,農事其實是一系列細項所堆積起的成果,每個環節都
                   不可錯過或者出差錯,尤其在有機農業的栽種過程中,需要非常的細心,因此在許多小細節上,
                   婦女與男性有相當仔細的分工,這是為了確認每個環節都有最完整的保護。其實這與過去阿美
                   族的耕獵習慣有很大的差異,婦女在農事上將部分工作交由男性負責,如大型機具的操作,原
                   因是技術的習得,而在不同作物要處理的不同細節上,婦女會將經驗與知識交給男性並且一起

                   工作,如處理害蟲的方式與技巧等。
                       但是,在對外分享經驗和講述自己嘗試的過程,卻以男性為發聲主體,雖然無刻意的要忽
                   視女性的聲音,但似乎女性已經慣於沉默和表示自己不無以表述。若從生態女性主義的角度來

                   看,雖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傳統對兩性有著不同的社會化模式,讓男性與女性在社會中扮演不同
                   角色和擁有不同的生態智慧;同時人們還是慣於給予男性發聲表態的機會,忽略女性的關鍵
                   性,如同文明依賴環境中的各項傳統知識進行資源發展時,常常將討論的範疇焦距在生態平衡
                   與永續發展,而忽略了不同性別在生態圈中所扮演的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以 Cirakayang 部落來說,在農場的工作的多數是女性,這與從小的家庭分工有些關係,大

                   部分婦女在小時候就被家庭訓練要從事農務工作。婦女的農作勞動經驗從還是「小姐」的時候
                   就開始,主要是生產家裡的食物來源,以及維持自給自足模式下的日常工作,不只是只有種菜
                   種米,也包含畜養動物等,是一套完整的生產機制。隨著環境和生產模式的快速變遷,後來從

                   事的工作也與農務有所脫節,直到後來再回到以有機哉做為主的農務工作,形成部落的共同農
                   場,並以生產有機蔬果為主,婦女的農務工作也縮小範圍到只有種菜和少許水果。在傳統上的
                   知識的分工是很仔細的,因為每項物種有不同的種植和照顧需求,通常沒有一個人懂得全部的
                   知識,而是部分的,因此在這樣的方式下,合作並交換知識是很重要的。比較可惜的是,原住
                   民發展有機農業的時候,通常也必須要於市場通路做協商妥協,在追尋市場需求取向的情況

                   下,原住民將工作與個人生活型態分開,在有機共同農場所種植的菜是以賣完、好價錢為目地,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