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7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27

從生態女性主義觀點談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習慣    307



                   而大部分自己的家裡要吃的食物都主要是以所採集而來的如野菜為主。
                       傳統知識的延續通常來自小時候的學習過程,例如牛糞肥料的製作,但在生產模式變成貫

                   行農業之後,也不再使用過去傳統方法,而是使用化肥,直到有機農業的推行,農人才又嘗試
                   回復過去老人所使用的肥料製作。原住民的農人與漢人在做農比較不同的是會用比較多貼近自
                   然的方式,自己發明與嘗試一些對抗蟲害的方法,雖然經歷過一段時間與土地的脫節,但從小
                   培育與環境的關係還是深植於部落居民的心中,因此在嘗試現代新的耕作方式之際,還是加入

                   了以往的在環境上的意識。原住民在原生的成長環境之下,有更多並且直接的經驗與機會與自
                   然共處,發展自己的信仰觀念價值,並發展出人與環境的關係的獨特環境觀,尤其在殖民與主
                   流文化尚未強入取代之前,這樣的實例特別在北美原住民可更清楚看見。
                       這些現況也讓我們再次看到認知到不同性別角色對於生態資源的保存及永續運用上各有

                   所貢獻,但論及資源利益獲取、資源運用及分享機會時則大有不同。相對於男人而言,女人的
                   權利是少之又少。不僅如此,在對於參與生態政治的談判或意見上,女性參與機會近乎於零。
                   舉例子來說,在開發中國家大多數婦女擁有一些運用不同的草之特質來從事不同用途的藝術上
                   或實用面的編織技巧知識,或者是擁有各類生物種子分辨的本能技巧。但不管在全世界哪個角

                   落,每逢有農業生態方面相關的研究方案或研討會議中,婦女不僅沒有機會參與意見提供,甚
                   至常常是不被允許出聲的。相同的,在有關生態平衡保護或資源永續開發運用上,兩性的智慧
                   並沒有得到平等的對待。


                   伍、 傳統習慣即是一種規範



                       或許,對於受訓於西方法學架構下的專家學者無法了解傳統智慧下的性別角色分工習慣即
                   是一種規範。如果我們回到古典學派中認為社會契約是「法」之誕生來源面向思索,我們或許

                   就不難理解在傳統中,維持天地萬物人神之間的平衡就是一種社會契約最高形態的典範。土地
                   對於全世界所有原住民族來說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也因此成為原住民族國際相關法則的關注
                   重點之一。毛利語中的 “whenua”  簡單說法是土地上的人  (people of the land),雖然常常只是
                   一個來區分本地人或毛利人的不同,但其延伸意涵為一個人真正能與地方產生連結必須是擁有

                   祖先的土地,也就是外來殖民者無法真正與當地有所連結 (Metge 2004: 107-9)。原住民與土地
                   的連結不僅是與生俱來的,也是代代相傳,甚或說是大地的兒女(Children of Mother Earth),因
                   此對於土地的不可切割性不僅於擁有土地與懷抱土地,其中包含了對於土地的關懷與敬畏。加
                   拿大籍的原住民作家 Ennis 曾經說明原住民與土地的關係與權利:

                       我們與大地的連結是自古以來當我們最早的先祖在的時候就有了,而且這種連結讓我
                       們對於我們的母親大地有著尊敬與責任。我們的族人要有照顧我們的母親大地的義
                       務,而這樣的責任是自古以來傳給我們的天責,回報給我們的是我們的神聖母親大地
                       帶給我們永續的自足。道理就是這麼簡單,相互尊敬與互生互賴的就是我們與土地的
                       關係,土地是我們的與生俱來權利,我們的人權,我們的原住民權利 (Ennis 2002)。

                       台灣的排灣族原住民作家利格拉樂‧阿女烏(1996)也就原住民與土地關係提過「土地所代
                   表的意義,正是原住民文化的全部。」(82)  換言之,透過與土地的關係是一種集體歸屬感的連
                   結,是一種神聖的關係而非一般的擁有的觀念而已,而當土地被剝奪後接著而來的是一種失根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