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第四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1

表 2  山坡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標準
                   土地等級    土地特性                                    備註
                              甚深層之一級坡。                             依中央主管機關規定之水土保持技術規
                   一級地
                              深層之一級坡。                              範實施水土保持。
                              甚深層之二、三級坡。
                   二級地        深層之二級坡。                              同上
                              淺層之一級坡。
                              甚深層之四級坡。
                   三級地        深層之三級坡。                              同上
                              淺層之二級坡。
                    四         甚深層之五級坡。
                    級         深層之四、五級坡。
                    地   1                                          同上
                              淺層之三、四級坡。

                              甚淺層之一、二、三級坡。

                                                                   1.   土地利用僅限於種常年地面覆蓋不
                              淺層之五級坡。                              須全面擾動土壤之多年生果樹或牧草。
                        2
                              甚淺層之四級坡。                             2.   如必須栽種勤耕作物,應由主管機
                                                                   關指定其水土保持設施。
                              甚深層、深層、淺層之六級坡。
                              甚淺層之五、六級坡。                           應行造林或維持自然林木或植生覆蓋,不
                   五級地        淺層之五級坡,土壤沖蝕嚴重者。                      宜農耕之土地,初期造林有沖蝕嚴重現象
                              甚淺層之四級坡,土壤沖蝕嚴重或下接                    時,應配合必要之水土保持。
                              硬質母岩者。
                              沖蝕極嚴重、崩坍、地滑、脆弱母岩裸
                   六級地        露等,應加強保育處理,減免災害發生                    依主管機關指定方式實施水土保持。
                              之土地。






































                                            圖1  石門水庫集水區中的原住民保留地




                                                            27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