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0 -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00
282 第三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
此種法律的多樣性,Anne Griffiths 稱之為強大、深入或新的法律多樣性。她稱:
此種強大、深入或新的法律多樣性提供了一完全的機制。它認可法律多樣性存在於所有
的社會。也就是有多樣的機制以規範其所屬成員而毋庸依賴國家去認可其權威。
此種分析,促使原住民積極尋求國際社會的支持,並揭櫫人權為標桿的自決權或文化權或土
15
地的訴求。他們尋求國際的、全國的及地方的權利架構以期能達成目的 。
此點於 R.v. Delgamuukm 乙案 Lamer 院長認為:
原住民權利的別具特色原則乃是由於它早於主權存在之前。
他更進一步的寫道:
原住民權利之所以別具特色乃是緣於其特性無法完全單從普通法的財產權或原住民法
的財產習慣加以解釋。其他各種原住民法亦然,它必須同時由普通法及原住民法一起了
16
解 。
在 1960 年代原住民主義的覺醒下,全球的原住民基於文化的多樣性、去殖民地化、及民族
17
自決,起尋求成立國家的法律地位 。 台灣的原住民深受此種國際原住民權利影響,
在國內主張其權利。他們利用此最新國際原住民權利運動及法律以順應及加強國家的認同及權利
18 。
參、 法律多樣性
19
儘管法律多樣性(legal pluralism)在學界的討論日臻普遍,但此名詞迄未被仔細檢視 ,無
20
怪乎 Ezra Zubrow 稱此概念仍為滑動的‘slippery’ 。職是,法律的多樣性仍非法律專業人員及社
會科學家常用的概念。
從法律專有名詞而言,Hooker 稱:乃二種或多種的法律交互作用,此經常可見於殖民地法
21
制或發展中國家的法律進程中 。一種為主控的法制,另一則為從屬。這兩種制度互相作用及支
22
配 。他區分法律制度為主控及附屬。前者形成國家的機關而後者乃因需求而存在,形成附屬於
23
主控制度的形式 。
Arthurs 亦稱法律的多樣性之組成乃主要法則及次要法則。主要法則乃是社會上的群眾自動
15 Anne Griffiths “Legal Pluralism”in Banakar, Reza & Max Travers eds,.An introduction to law and social theory (Oxford ;
Portland, Or. :Hart, 2002 ) at302,310.
16 Ibid.
17 Scott Simon, Awi Mona” Imagining First Nations: Indigenous Nationalisms in Taiwan and Canada” http://www.socials
ciences.uottawa.ca/communities09/en/documents/Simon-Mona.doc 10.
18 Stephen Allen “Establishing Autonomous Regime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Sali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for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2005) 4 Indigenous L.J. 168 at 183.
19 Alice Erh-Soon Tay.” Legal Culture and Legal Pluralism in Common Law, Customary Law, and Chinese Law”1996.26 Hong
Kong L.J. 194.at 1.
20 Ezra Zubrow, “The impact of folk la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y state” in Harold W. Finkler compiled, Canada. Dept. of
Indian Affairs and Northern Development. Papers of the symposia on folk law and legal pluralism, xIth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nthropological and ethnological science, Vancouver, Canada, august 19-23, 1983 at335.
21 Hooker, M. B. Legal pluralism: an introduction to colonial and neo-colonial law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 at 6.
22 Mireille 認為多樣性同時提供兩種法律秩序既非完全獨立,亦非完全從屬。See Delmas-Marty, Mireille. Towards a truly
common law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at 73.
23 Hooker, supra note 21 at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