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1 -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一輯)
P. 351

肆、判決編輯及解析實例說明:刑事


                    知道有達 35 台斤之多。
               二、被告等人辯稱,由於被告乙是鄒族頭目,得悉親人過世,依習俗

                    必須趕赴弔喪,所以先抄下丙的車牌號碼,打算回程再向派出所
                    報案,並將蜂蜜送到派出所當證物,沒有搶奪罪主觀構成要件之
                    一的不法所有意圖。
               三、被告二人均主張,其等為原住民,乃是依據部落傳統習慣行事,
                    從而被告乙於警詢時辯稱:「我們並沒有想要欺侮任何人,並沒有
                    想要傷害任何人,我們只是在不懂法律的狀況下,很多的行為我

                    們沒有辦法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云云,被告甲亦於警詢時辯稱
                    「在我的觀念裏頭認為這個蜂蜜是從我的林班地裏盜採,在我的
                    觀念裏頭就是占有我本人的權益」云云。被告二人之辯護人並據
                    以主張,被告等人之行為乃是自信其行為為法律許可而有正當理

                    由之違法性錯誤,應阻卻犯罪之成立。

             參、法院判決

               一、認定犯罪事實所根據之證據及理由

                (一)   被害人丙所持有之蜂蜜,其實乃產自於丙自行經營的養蜂場,

                      養蜂場位於丙向案外人葉○○所借用的林班地上,養蜂場內亦
                      有蜂箱、採蜜機具等設備,具有養殖蜜蜂以採集蜂蜜之能力當
                      無疑問。反觀被告甲雖然也是附近林班地之承租人,且案發地
                      點所在公路貫穿該林班地,但是被告等既然自承其承租之林班
                      地內只有野蜂築巢,沒有養蜂,顯未生產蜂蜜,則被告等豈會

                      誤認該桶蜂蜜系採自二人所承租的林班地?況且被害人遭搶之
                      蜂蜜重達 35 台斤,若是一般野生之蜂巢,5 個尚採集不到 1 台
                      斤,然茍若是飼養之蜂箱,1 箱平均即可採集 5 台斤之蜂蜜,
                      則被告二人觀諸該桶蜂蜜之數量,衡情亦應知曉,該桶蜂蜜應

                      係自養蜂箱採集所得,而非自蜂巢採集所得。足證,被告二人
                      所辯,應無足採。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