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第四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57

13
                   不側重「性自主決定權」(或所謂的「貞操」)之保護。亦有文獻持相同觀察:
                         ﹝……一談到原住民的性/別關係,「亂」是漢人老師一般的用字與說法,究其
                         「亂」的內涵主要包括三方面:男女之間界線不清、性侵害比例高、同性戀傾
                         向。守仁(遠山國中訓導主任)認為「原住民的性別,男女之間的關係比較『青
                         菜』(閩南語,「隨便」之意)」。天豪(綠屋國中訓導主任,男)的觀察:一般我們

                         看到男女學生會交男女朋友,一般是高年級男生找低年級女生,我們學校有些
                         高年級女生會找低年級男生,就交男女朋友,他們不會因為年齡的關係,他們
                         看到好就去,他們會主動…原住民吃東西是共食的嘛,像阿公阿嬤在家,看床

                         有睡其他小朋友,不會怎樣…管教方面,你去聯絡家長,家長也覺得沒有問題
                         啊……天豪主任點出一個值得我們思索的重點:原/漢之間對性/別關係看法及
                         做法上的差異。「貞節」是漢人的概念,大約從漢代開始倡貞節,唐代女論語由
                         於言語淺顯,影響後世更大,明清對貞節更是極力獎勵。幾千年來的貞節觀念
                         不可能因幾十年的婦女運動就消失;原住民族性/別關係也不會因漢化而完全趨

                         於一致。當不同的性/別觀點相遇,放在老師對學生權力關係的天枰下來看,漢
                         人教師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強加自以為「對」的概念在原住民學生身上?……﹞


                   (二)贊成與不贊成「原住民族特性」應納入審判考量之理由


                       要加說明者,本問題之癥結點乃:何謂原住民族之特性?究係在特定類型犯罪應考量原住民
                   族特有之狩典文化?或原住民族傳統生活習慣上有飲酒(尤其是小米酒)助興之風俗(因生性樂
                                                                                             14
                   天開朗)?抑或原住民族在其傳統領域內之上山、下水打獵捕魚係其傳統生活方式? 某些犯罪
                                                           15
                   屬於其等傳統文化生活領域內之使用或利用? 或上開編碼表所列各犯罪成因,均為其特性?而
                   每個部族均有不同之生活習慣、文化及社會制度,是否應各別考量各個部族之特性?本文就此問
                   題採開放性態度,沒有固定答案,以下僅呈現問卷回覆之正反意見,供各界批評指教。

                   A.贊成之理由

                       以上種種原因,即係所謂原住民族之特性,故而法官在審判案件時,基於下述問卷回覆「贊
                   成」之理由,應特予注意並多加考量。
                       1.原住民族知識水平均、法律常識均尚未普及或較薄弱,經常因為對法令的概念缺乏認識而
                   觸法,此係社會責任的一環;
                       2.原住民族之資訊及資源相對較為缺乏(不對等);

                       3.上開犯罪類型均與原住民族之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原住民之傳統生活方式;


                   13   李淑菁,「怎一個『亂』字了得?漢人教師對原住民族學生性/別關係的詮釋」,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 44  期,
                   網址:http://www.nhu.edu.tw/~edusoc/Recommend/testRecommend/lishuching-5.pdf(最後瀏覽日期: 2013 年 9 月 14 日)。
                   14   例如著名的司馬庫司櫸木事件,參「櫸木事件  還原現場」乙文,2007 年 4 月 25 日,該文略以:……主人(司馬庫斯
                   族人)在自己的家裡拿風倒木,之後被客人(林務局)說:我們是趁他們人力不足之下,強行盜取橫倒在路邊的櫸木。
                   主人在自家裡拿風倒木來取用,是千百年來天經地義之事,難道原住民族在其固有的傳統領域內拿幾個野菜,枯木也要
                   向相關單位申請?……」網址:http://blog.yam.com/smangus/article/9720100(最後瀏覽日期: 2013 年 9 月 14 日)。
                   15
                      併參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原住民族和台灣政府新的夥伴關係」,2000 年 9 月 10 日,重要內容訴求包括:承認台
                   灣原住民族之自然主權、推動原住民族自治、與台灣原住民族締結原住民族土地條約、恢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名稱  、
                   恢復部落及民族傳統領域與土地  、恢復傳統自然資源之使用,促進民族自主發展、原住民族國會議員回歸民族代表等。
                   網址:http://www.oceantaiwan.com/eyereach/20010403.htm(最後瀏覽日期: 2013 年 9 月 14 日)。上開諸多訴求,在《原住
                   民族基本法》中已見到曙光。
                                                            53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