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三輯)
P. 405

伍、行政判決編輯及解析實例


              未為准駁決定。甲未經提起訴願逕向原審台中高等法院提起請求確認系

              爭土地之耕作權存在之訴,令乙辦法耕作權登記,經原審駁回(臺中高
              等行政法院 102 年度訴字第 161 號),再向最高行政法院提起本件上訴
              再被駁回(最高行政法院 103 年度判字第 419 號),經再向同法院提起
              再審之訴亦被駁回(最高行政法院 103 年度判字第 687 號)。

              參、當事人主張


                一、原告甲(原住民)主張

                  (一)原告家族於 50 年間即開墾系爭土地完竣,符合〈原住民保

              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第 8 條第 1 款規定之要件,並經仁愛鄉原住民保留
              地土地權利審查委員會(下稱土審會)於 99 年 8 月 19 日決議通過本件
              申請案,依原住民保留地各種用地申請作業須知之辦理程序,被告應即
              核准,並應於 5 日內函請埔里地政事務所將系爭土地設定耕作權登記予
              原告。
                  (二)本件申請案既多次經仁愛鄉土審會所決議通過,被告即應居

              於執行機關之地位,依法核准本件申請案,不得藉詞濫權推諉。
                  (三)原告開墾系爭土地完竣之事實既明確記載於「仁愛鄉山地保
              留地清冊」,被告應核定原告本件申請案,並應駁回「其他」非上開山
              地保留地清冊所載之人之申請。

                  (四)證人張厚生固稱系爭土地係由其父於 50 年間開始耕作,現
              存之松茂梨亦係其父所種植,並由其於 70 年間復耕。惟張厚生就系爭
              土地具有利害關係,且其主張與先前陳述及經驗法則相違,應不可採。
                  (五)被告未積極協助原告取得系爭土地之耕作權,長年藉故拒為
              本件申請案之核定,嚴重違背政府輔導原住民取得土地權利之義務,顯
              屬違法。

                  (六)況查,被告乙所通過審查之耕作權設定及設定耕作權期滿取
              得所有權之案件,其土地利用情況,亦多有雜木、雜草等情況,甚至有
              休耕中之土地,並非一定要持續種植特定作物並持續耕作中,始足當
              之。因此,仁愛鄉土審會於審議本件申請案時確已通盤掌握系爭土地之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