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2 -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三輯)
P. 512

國內原住民族重要判決之編輯及解析(第三輯)


                  63
              害者 。再者,國家主權建立之後,對於土地之權利義務關係,依據國
              家法律重新分配的結果,原本狩獵的場域,可能變成礦區,向來誘捕野
              生動物的森林,或許成為國家公園。原住民族不僅失去對於土地的所有
              權,甚至連如何使用土地之權能亦隨之喪失。但是,對原住民族而言,
              最為艱辛的道路是如何回到傳統領域。
                                             64
                  從 1864 年 Tsilhqot’in 戰爭 開始,一直到 1992 年提起訴訟,國家
              一直站在與原住民族對抗的立場。在國際人權思維高漲,多元文化日益
              受到尊重之後,國家雖然不斷以各種優惠措施,彌補過去對原住民族所
              造成的傷害。然而,國家如果能透過其他方式與原住民族進行協商,必
              定可以降低對抗原住民族所耗費的成本,對國家及原住民族而言,才能

              朝向效益極大化的目標邁進。申言之,以戰爭或訴訟的方式解決紛爭,
              都是權利義務關係對立之兩造為前提,兩造在爭執過程中,經常會落入
              「追求正義,不計代價」的思維中。但是,寇斯定理(Coase theorem)
              告訴我們,當交易成本為零的時候,不管財產權如何分配,都會是有效
                  65
              率的 !換言之,當交易成本不斷提高時,財產權配置的效率,亦將隨
              之遞減。因此,國家應當思考的是,如何降低回復原住民族權利(包括
              傳統領域)的相關成本。
                  由此可見,政府如果為了維持既有法秩序的穩定,忽略回復原住民
              族應有權利之重要性,必然會投入相當的資源進行相關訴訟。如果政府
              採取這樣態度面對原住民族,猶如訴訟上不肯讓步協商的對造,進而促

              使交易成本高漲,也不令人意外了。再者,從原住民族的立場而言,如
              果政府不願意協商讓步,必須透過訴訟方式解決傳統領域之爭議。因為

              63  梁崇民(2008),〈加拿大對於少數人權之保障─原住民土地權個案分析〉,《加拿大
                 原住民族的土地權實踐》,施正鋒、謝若蘭等編,頁 57、60。
              64  See Edward Sleigh Hewlett,  KLATSASSIN, in 9 Dictionary of Canadian Biography
                 2003,available at http:// www.biographi.ca/en/bio/klatsassin_9E.html (last visited Mar. 23,
                 2016); Sean Carleton,“We Meant War Not Murder”: A Punk Rock History of Klatsassin and
                 the Tsilhqot’in War of 1864, activehistory.ca, http://activehistory.ca/2014/10/ we-meant-war-
                 not-murder-a-punk-rock-history-ofklatsassin-and-the-tsilhqotin-war-of-1864/ (last visited
                 Mar. 25, 2016).
              65  關於寇斯定理及相關議題之討論,請參見:簡資修(2012),〈寇斯的法律經濟學〉,
                《台灣法學雜誌》,191 期,頁 80-85。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