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2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42

見在這個時期,並沒有把漢文化以外的少數群體當成自己人看待,所展現的是將

                   這群人當作「他者」看待。由於國家統治權力及於少數群體的土地,這些他者也
                   就沒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土地;取而代之的,土地是由國家掌有所有權,並決定可
                   以如何使用,原住民族的土地使用就受到正面的衝擊。本文也發現,這樣的處境
                   與清治時期的熟番是相當類似的。

                        在 1945 年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權力進行臺灣之後,可以思考的是對於原屬生
                   蕃的土地措施看來並沒有顯著的不同,但如果仔細分析,其實是略有歧異的。主
                   要的因素來自於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對於「民族」的想像並不相同,日本政
                   府所想像的民族是「和人」血統,是以,即便對漢人都不承認與和人是同一民族;

                   但中華民國政府所想像的民族則是中華民族,而中華民族本來就可以包括許多少
                   數群體於其中,只要臣服於漢文化都可以成為自者,這也是長久以來漢文化為主
                   的帝國所具有的特色,只是到了晚清,中華民族的詞彙更具體地浮現出來。本於
                   此等對於民族的想法不同,中華民國的統治者當然必須想辦法將漢文化以外的民

                   族包含到中華民族的概念之中,才能夠讓自己的統治取得正當性。中華民國政府
                   依循這樣的想法,在法律上將日治時期所稱的生蕃改稱為山地同胞,以「同胞」
                   一詞來表達此等族群的人們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彰顯出山地同胞也是中華民
                   族的「自者」;另一方面,也透過法律規範企圖將原本文化傳統與多數族群不同

                   的人同化為漢文化的生活模式,從土地政策來說,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取
                                                            19
                   得土地所有權本身就是一種同化的工具 。有趣的是,會採取這樣的同化措施,
                   其前提在於客觀上山地同胞與漢文化生活的人們間具有歧異性,這一群人原本與
                   漢文化的生活並不相同,要採取同化措施顯然就是因為這一群人在漢人的眼中本

                   質上就是「他者」。於是,形成了表面上看來山地同胞與多數族群間表面上宣稱
                   為「自者」,實際的運作及行為上卻是「他者」這種「半自者」的弔詭現象。
                        「半自者」的現象可以說延續到今日,但人們的觀念上卻也隨著時間有些許
                   的改變。特別在 1980 年代的原住民族運動,及其後所做的許多修憲及原住民族

                   立法後,可以發現人們對於原住民族有更清楚的理解,對於命運共同體的觀念也
                   有不同的詮釋方式,可以認為在觀念上已漸漸朝「自者」的方向邁進。本文以為
                   這樣的方向也成為我們展望未來族群政策革新相當重要的背景因素,特別在本文
                   討論有關土地利用的規劃問題,由於與原住民族文化運作具有必然關聯性,更有
                   必要在現代的意義下以自者的角度看待原住民族。

                   (二)奪取土地、資源到服膺全球資本主義
                        跳脫統治者以「自者」或「他者」來看待原住民族的區分,如果從統治者取
                   得土地的目的來加以觀察的話,則可以發現不同時期的統治者所面對的時空環境

                   不同,故取得原住民族土地的目的也不盡相同。也正因為統治者看待原住民族並
                   不是從「自者」的角度出發,因此,各個時期的統治者其實都是多數(強勢)族
                   群。



                   19 參照辛年豐,〈保障原住民族尊嚴的原住民保留地?:制度的檢討與展望〉,臺灣環境與土地法
                   學雜誌,第 13 期,2014 年 12 月,頁 41-42。



                                                            238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