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43

詳言之,從歷史回顧可以發現,在清治時期漢人侵奪平埔族土地主要的原因

                   是因為漢人並非原居於臺灣的族群,在臺灣原本就沒有土地;但以農業耕作為主
                   的漢人,其生活模式需要大量的土地,因此,統治者或多數族群侵害居住於平地
                   之原住民族的土地主要的目的在於使用土地以供自己的生活之用;除此之外,清
                   治中期以後形成所謂的土牛線,取得許多平埔族土地,其目的也兼具有維持統治

                   穩定的考量在內。到了 1985 年之後,由於平埔族已相當有限,與作為現代國家
                   的日本政府產生衝突者就屬清治時期所稱的生番 ,日本政府作為近代國家的主權
                   者,對於領土擁有百分之百的支配權當然是具有必要性的。日治時期前段在原住
                   民族不具有土地所有權權利主體資格的情況下,日本統治臺灣的思維主要是期待

                   可以從臺灣擷取資源以供內地之用,故所著重的是土地上及土地中所蘊含的山林
                   及礦產資源,此等取得的資源在市場經濟的思維下,固然有機會換取到一定的財
                   貨,但最主要的是國家可以從資源的取得上獲取許多的利益。
                        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的前期,我們可以發現國家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

                   仍具有高度的控制權,對於國家而言,延續日本政府對於原住民族高度控制的模
                   式對中華民國政府而言是有利而無害的。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政府遷臺後,
                   無論是中華民國政府以臺灣作為反共復國基地的國策,或國家致力於發達經濟,
                   國家對於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擁有絕對的控制權都有利於從土地上賺取資源,

                   或以低廉的成本進行土地上的開發行為。特別臺灣在中華民國政府致力於賺取外
                   匯及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此等土地上所蘊含的豐富資源更是國家所不願意放棄的。
                   因此,我們可以在臺灣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的脈絡下,我們可以發現到國家擁有並
                   利用此等土地的許多作為是與此一脈絡相吻合的,包括山林資源的出口,如太魯

                   閣亞洲水泥案中礦物的開採等,都可以看得到國家透過法規範及開發計畫案來獲
                                         20
                   取土地上資源的蹤跡 。是以,我們可以進一步認為此一時期國家佔有原住民族
                   土地主要的目的在發展國家資本主義。從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來看,值得注意的
                   是,原住民保留地的運作也是在這樣的脈絡下成形的。

                        另一方面,到了近期中華民國政府的統治時期,特別在國家資本主義的運作
                   達到一定的成就後,既已「公有化」的原住民族土地所面對的發展脈絡又有所不
                   同。在臺灣經濟發展有所成就,以及東西冷戰後全球資本市場的成形,讓更多人
                   有休閒遊憩的需求,此等需求除了內國的旅遊外,臺灣也迎來許多國際觀光客,

                   好山好水是許多人休閒遊憩的最愛,傳統隸屬於原住民族的土地長達百年的時間
                                           21
                   沒有人為的大規模開發 ,自然能夠提供良好的自然環境,讓這些土地成為許多
                   開發業者覬覦的對象。國家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將許多土地交給私部門從事開發,


                   20 此一案件的討論,參照陳竹上,〈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從「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
                   檢視台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 臺灣社會研究,第 77 期,2010 年 3 月,頁 97-134。文中
                   並對原住民保留地的制度有諸多討論可資參考。
                   21 除了日月潭的向山 BOT 案外,臺東美麗灣渡假村、阿里山鐵道及飯店 BOT 案都是這個時期適
                   切的例子。在此同時,本文也發現在全球資本主義席捲的脈絡下,由於新自由主義的思潮影響當
                   代許多國家,國家管制的力量衰退,當許多原住民族土地是在「公私協力」的運作邏輯下交給私
                   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在公私協力的運作邏輯下,公法上的諸多原則根本無法做有效的管控,連帶
                   使原住民族的權利受到嚴重的侵害。



                                                            239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