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3 - 第六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13

Squleq Tayal」(Tayal 的遷徒就像呼吸一樣!),Tayal 的擴展過程就像樹根不斷的壯
                   大,不停成長的過程。鹿場部落的耆老說「Tayal 的遷徒並非放棄原有的部落袓
                   居地,而是留一部份的族人,緊守袓先的發祥地;一部份則由於人口的增加,族

                   系的繁衍、新獵場的探求及新耕地的尋覓;以及一部份成立新的部落,成為一大
                   族群。」(萊撒·阿給佑,2012)。

                        從 Tayal 的族人朝新領域開拓的歷程,不斷的聚散逐漸擴展到北臺灣各流域,
                   聚散的概念背後表達了 Tayal 的一種人與土地的互動過程,過程中形成 Tayal 特

                   殊文化生態的社會網絡結構。本文所述 Mrqwang、Mkanzi 和 Mnibu 流域範圍,
                   基本上乃是依據此原則形成。依據族人口述,當 Mknazi 與 Mrqwang 和 Mnibu

                   的 Bnkis 由南投的 Pinsbkan 往北遷移的過程,最重要的聚散點,是 Quri Sqabu(思
                                                 7
                           6
                   源埡口) ,口傳 Tayal 三兄弟 ,分別就是由這個地點,各自帶領著不同的社群,
                   往今日的大漢溪(Mknazi  、Mrqwnag、Mgogan、Msbutnux),蘭陽溪(Mnibu),南

                   澳方向(Klesan),形成新的 Qutux Llyung(流域共享區域)。當遷移團到達聚散點的
                   時候,按照 Tayal 的 Gaga,一同到達新領域開墾的族人,在新的聚散點開墾一段
                   時間之後,就不會再群聚一個地方,為了保護他們的新耕地,他們會分散在他們

                   認為的新耕地的範圍裡面,各自尋找適合耕耘的地方,開墾居住,目的是在周圍

                   起火生煙,好讓其他族群打消來到這裡開墾的想法,同時也形成了 Qyunam 的邊
                   界,所以邊界的形成,隨著聚散的歷史過程會發生變動,而邊界的線索,就依著
                   自然地理的界線,Gong 或 Rgyax 作為指涉的對象。這種資源邊界的浮動性,跟

                   隨流域的分佈有大致的分界,但也伴隨著各流域內聚落的成形與各聚落間社會關

                   係的再生產,形成較明確的界線。所以在較明確的資源邊界形成後,屬於不同資
                   源使用群的社群,彼此間便不能隨意的越過這個邊界,否則極易形成衝突,因此
                   協調這個因資源邊界衝突的機制,是 Tayal 取用自然資源最核心的部份。

                                                                                                 8
                        Tayal 三個流域群,從 Quri Sqabu 分散後的聚集地,在 Mknazi 為 Hbun
                   Tunan(今秀巒),在 Mrqwang 為 Hbun Bilaq(今玉峰),在 Mnibu 為 Hbun Talah(思
                   源埡口附近)。從這些聚散的過程,可以想像 Tayal 眾多的 Bnkis 不斷探索新生活
                   世界,帶領著族人不斷的依著自然地理的線索,依靠著山脊與北臺灣錯綜複雜的

                   河流網路,分流著他們共同的血脈。徐榮春(2004)認為 Tayal 依著這種擴散模式

                   建立起一種符合 Kayal(天)、Rhyal(大地)、Tayal(自己)三者關係均衡互動法則的

                   6 相對於 Pinsbkan 作為初級聚散點,Quri Sqabu 是 Tayal 北遷路程中的次級聚散點。
                   7
                    此三兄弟,老大為 LKbuta,至於老二與老三的姓名,則有不同版本,Mnibu 流域的耆老認為老
                   二為 Lkyaboh、老三為 Lkm'ayal,在 Mknazi 流域則認為老二為 Lkm'ayal,老三為 Lkyaboh。在
                   Mrqwang 最常聽到的開拓袓除了 Kbuta 外,還有 Yaway Pot 的故事。報導人 Hetay 認為所謂三兄
                   弟說法的出入,顯示出在袓源的追溯上,受到多批次聚散遷移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版本,而
                   Kbuta 根據口傳與 Skmayun 戰爭的神話,和高砂族系統所屬的記錄及 Mknazi 的口述史,皆可以
                   確定 Kbuta 世系的開拓史,是由發源於南投的 Hakul 群往北遷移時流傳下來的版本。
                   8
                    所謂的 Hbun 指的是交匯點之意,在 Tayal 的地形概念當中,稱兩條溪流的交匯處為 Hbun。




                                                            409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