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臺灣原住民族法學期刊第一卷第四期
P. 49

從原住民土地的爭議談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的組織適當性                                     7



                                                                                                 33
            準,原住民保留地之土地中,宜林用途土地約佔 65 %為最多,其次為宜農牧土地佔近三成 。
                 這還只是土地的問題,於土地上的其他資源也都不再為原住民所擁有,例如依據礦業法第 2 條規

            定,「中華民國領域、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內之礦,均為國有,非依本法取得礦業權,不得探礦及
            採礦。」長期以來,依靠著山林原野或者是海洋而生活的原住民族,由於這些不同的因素,所以失去了
            賴以為生的獵場,或者是無法在從是以前祖先所留下來的工作。近期最明顯的問題,莫過於原住民的狩
                     34
            獵權爭議 。整體而言,政府對於原住民的政策長期以來變化不大,一方面透過著懷柔的優惠政策,背
            後卻是利用不同的手段改變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方式,並且搶奪其資產並且為其所用,凡此種種,我們都
            必須要去面對。



                                          參、原住民轉型正義的目標


                 如前所述,由於長期以來對原住民的不公義措施,所以即便在民主國家也都要去面對原住民轉型正
            義的問題。



            一、轉型正義的內涵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這個名詞在臺灣也不是第一天出現,在上次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就有開
            始很多相應的措施,例如追討不當黨產、二二八以及白色恐怖的賠補償制度。但是上述的每件事情,實

            際上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例如追討不當黨產的問題就要問的是何謂不當黨產,要由誰來追討,追討
            來的黨產又應該如何處理呢?同樣的,關於各項檔案的開放,而上述關於黨產的問題隨著政黨及其附隨
            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的生效實施而有了解決之道。但是仍未解決的問題是,何謂轉型正義呢?依
            據現在立法院審查中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 2 條之規定,轉型正義的目標有四,分別為一、開放政
            治檔案;二、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三、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

            四、處理不當黨產。該條文把轉型正義的工作內容指出,但並未定義何謂轉型正義。


               參照自然形勢、行政區域或保育、利用之需要,就合於左列情形之一者劃定範圍,報請行政院核定公告之
               公、私有土地:一、標高在一百公尺以上者。二、標高未滿一百公尺,而其平均坡度在百分之五以上
               者。」。
            32  程明修,原住民保留地土地所有權之空洞化現象,臺灣原住民族法學第 3 期,2017 年 12 月,頁 15-16。
            33  參見陳竹上,我國原住民保留地政策之當代課題與司法案例分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 5 卷第 2 期,
               2012 年/夏季號,頁 86。數據更新資料,另參考新北市新店地政事務所,http://www.xindian.land.ntpc.gov.
               tw/ch/home.jsp?id=611&parentpath=0,13,610(最後瀏覽日:2016 年 8 月 24 日),其顯示宜林用途土地
               約佔 70%為最多,其次為宜農土地約佔 24%,宜牧土地最少只佔 1%,其他土地則約有 5%。
            34  有關的討論甚多,例如參見張文彬,從環境正義的觀點探討台灣原住民狩獵與國家公園,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季刊第 9 卷第 3 期,2016 年 9 月,頁 91-134;許恆達,持有獵槍、獵捕保育類野生動物與原住民慣習間的
               衝突及解套評宜蘭地方法院 104 年度原訴字第 1 號刑事判決,臺灣原住民族法學第 2 期,2017 年 4 月,頁
               49-60;鄭川如,王光祿原住民自製獵槍案--最高法院 104 年度臺上字第 3280 號刑事判決評釋,法令月刊
               第 68 卷第 9 期,2017 年 9 月,頁 75-92;劉繼蔚,淺評宜蘭地方法院 104 年度原訴字第 1 號刑事判決:基
               於「民族」觀點就管制正當性的再思考,臺灣原住民族法學第 3 期,2017 年 12 月,頁 107-116。



                                                           39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