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第七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58

1、  「傳統文化」的想像與堅持?

                        現今原住民族仍有持槍狩獵之習慣,此從許多研究訪談資料,以及司法實務
                   上仍不乏原住民因此而被訴之案件,即可窺知一二。向來因為主流文化對於原住
                   民族文化缺乏認識也未嘗試去瞭解,縱使「尊重原住民族文化」已經成為社會的
                   共識,一般人(包含立法者、法院)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內涵,大多仍是基

                   於主流文化對於原住民文化的「想像」。因此,即便已有諸多法律針對原住民族
                   的習慣、文化去制定特別規定,對於原住民而言,仍難以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已經
                   受到尊重。
                        例如目前內政部及早期司法實務對於原住民自製獵槍的定義,認為僅限於由

                   槍口逐一填裝火藥及射出物的簡易長槍,即是以片面的觀點去定義原住民文化內
                   涵,並以國家高權強行灌輸到所有原住民生活中。事實上,  1909 年臺灣總督府
                   警務局出版物中,即提到原住民的槍枝有半數是精銳的,其中有毛瑟槍、士乃得
                   槍(均是後膛裝彈,使用彈、藥合一的新式子彈),連發槍亦不少,而泰雅、布
                                           37
                   農、排灣族的槍最多。 由此可見,說原住民傳統上所使用的均是前膛裝彈的簡
                   易槍枝,恐怕也是悖於事實的。
                        此外,原住民族的狩獵習慣已經形成一種文化,為群體或族群所共同傳承的
                   經驗與記憶,形塑社會員成對自我之認知,也成為社會成員間的行為規範。此外,

                   文化的表現形式,也會隨著不同文化間的交流、生活方式改變,進而發生變化。
                   文化的表現形式改變,並不意謂著文化本質的遷異或喪失。文化固然可能消失。
                   但沒有任何一個族群,有義務或有必要緊守著傳統的方式,才能主張或捍衛自己
                             38
                   的文化。 因此,若是真正落實多元文化觀念,除了理解文化的內涵以外,也必
                                                                                                  39
                   須認知到文化的表現形式是處於變動的狀態,不應當拘泥於「傳統」文化。
                   2、  狩獵:是文化,也是生活
                        「文化」的內涵與影響層面非常的廣,也會深入這個群體中個人的生活方
                   式,而「節慶」、「祭儀」固然文化的重要表現,但也只是文化生活其中的一個面

                   向。狩獵,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是原住民族的文化;從個體的角度來看,是原住
                   民的生活方式。
                        原住民的狩獵活動,不全然是依附著特殊的慶日或祭典。從許多的訪談資料
                   中,仍然可以看到狩獵這個代代傳承下來的習慣,在原住民日常生活中,也占有
                   非常重要的地位:

                        泰雅族的獵人們說:
                        「我們老人家喜歡吃山產我們要怎麼辦?打獵是我們的文化,如果不打獵,
                   我自己覺得怪怪的,我沒有每天去打獵,像有節慶的時候我都會去打獵,也沒有



                   37   詳參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理蕃誌稿》,第 2 卷,頁 4,轉引自陳宗仁,〈近代臺灣原住民圖
                   像中的槍—兼論槍枝的傳入、流通與使用〉,《臺大歷史學報》第 36 期 , 2005 年 12 月 , 頁                         59-60。
                   38   例如當今許多的婚禮,仍然踐行著男方迎娶女方的儀式,但即便男方是穿著西裝,搭乘迎娶
                   車隊前往迎娶,已經看不到是以抬轎的方式,仍沒有人會否認這是一種文化活動。
                   39   鄭川如,〈由生存權、文化權而來的狩獵權  –  從美國最高法院判決談臺灣原住民的狩獵權〉,
                   《第二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2011 年,頁 362。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