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6 - 第七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476
會議實錄
主持人劉維哲參事:
與談人大家午安,今天非常榮幸能夠主持這場次的論文發表會,那我們這場
次題目是《大陸法系及英美法系國家習慣入法之探討》,對不起容許我坐下,我
們也知道,其實原住民的傳統習慣如何跟國家法治間的關係其實一直以來有不同
的看法,然後在學術界跟實務界,事實上一直沒有共識,到底是要融入,還是彼
此作補充,還是有優先適用,這個都是目前還在熱烈討論的課題,那我們今天非
常榮幸有三位論文的發表人,分別就他們眼中英美法系跟大陸法系的觀點,來談
到他們研究成果,首先呢,在第一位呢,是黃居正黃教授,他就原住民司法近用
權的理論與實用,他從原住民的近用權的法律司法近用權的角度,來探討原住民
的習慣法如何證明再做適用。那因此呢與談的部分,我們特別邀請了台灣高等法
院邱忠義邱法官,他從實務的角度呢,來分享他的經驗,那黃老師呢,他我想大
家應該很熟就不特別介紹,那最主要是他一直以來一直幫我們做研究的時候如何
去創作保護,幫我們工作,對我們原民會有很大的協助。那邱法官呢,我在網路
上特別看到一個媒體對他報導的文字,那是用生命在理性及感性下,探掘各種生
命力,我想說,以邱法官在實務界這樣的口譽,我覺得說,應該是一定會給我們
一些很好的一個意見。那第二篇呢是鄭川如,台灣大學鄭川如助理教授他所提的
原住民身分認定,他認為說目前我們原住民身分認定法有違憲法有關原住民女性
的平權的保障,那個別呢提出美國原住民身分認定的一些做法,希望提供國內的
有關原住民身分認定的法治的方面呢,比較有多元的適應。那與談人的部分是中
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的陳舜伶陳博士,那陳博士他是哈佛大學法律法學的博士,
他一直以來一直在做原住民權利與政治的研究。我們第三篇論文是輔仁大學吳豪
人吳教授所發表的,近代市民法與習慣法一個殖民的回顧,在這篇論文裡面他特
別點出這個帝國殖民的殖民者他在原住民傳統的調查裡面呢,他隱藏的背後的動
機跟目的,提出他的研究發現,那特別提出在民法物權修正之後,如何以原住民
的傳統的基礎上作為一個物權,物與物權的基礎,他提出他的看法,因此呢,我
們的與談人特別邀請台大法律系教授,吳從周吳教授,吳教授剛好是物權的專家,
他也能夠在這樣,從這個物權的角度呢來分享他從學術上的意見,那我就不一一
再請各位站起來鞠躬了,那我就接下來呢按照這個議程的順序,先由發表人發表
二十分鐘的發表,接下來與談人十分鐘,然後最後結束的時候我們再預留一點時
間,供大家來提問。那我是不是請第一位,黃居正黃老師。
與談人邱忠義法官評論:
主席、各位老師、各位貴賓大家午安,那這樣子,我事前提供一份與談的相
互呼應的稿,但是我在會場上沒有看到,那我就口頭報告,那我們看一下黃老師
這篇文章,他有發表過,那這篇文章最主要是強調民事的習慣法,多元文化,那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