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第二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259

張道周 原住民參與審判-原住民審判主體地位的建立

                        但原住民族基本法自 2005 年通過迄今,我國仍無原住民族專屬法院或法庭

                   的設立,司法院對於立法委員建請實施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30 條第 2 項的建議,
                                                             21
                   評估後曾於 2009 年回覆,其理由如下:

                        二、按政府為保障原住民族之司法權益,得設置原住民族法院或法庭,

                            原住民族基本法第 30 條第 2 項固有明文。惟專業法院或專庭(股)
                            之設立,除考量案件之專業性外,亦需就案件數量、人民訴訟之便
                            利性及整體司法資源為綜合性評估,俾利合理運用有限之司法資
                            源,保障人民訴訟權益。



                        三、經統計原住民較多地區之臺灣桃園、新竹、南投、嘉義、屏東、
                            臺東、花蓮等 7 所法院,86 年至 98 年間受理涉及原住民傳統習俗、
                            文化及價值觀之相關訴訟事(案)件數,結果顯示前開法院每年平

                            均受理上開訴訟事(案)件數分別為 7.08、44、8.92、5.69、11.15、
                            24.92、19.15 件,均未逾 45 件。而本院所屬各法院 98 年度新收訴
                            訟事(案)件多達 45 萬多件(不含非訟及強制執行約 255 餘萬件),
                            考量目前有限的法官人力,近期尚無成立原住民法庭之必要。



                        四、其次,若成立原住民法院受理國內所有與原住民有關事(案)件,
                            原住民將無法就近於所在地法院應訴,徒增舟車勞頓,增加勞費;
                            且前開法院於上述期間(86 年至 98 年)受理與原住民有關事(案)

                            件,共計 1572 件,平均每年僅約 120.92 件之收案量觀之,目前亦
                            尚無成立原住民法院之亟需。


                        五、雖然目前尚無成立原住民專業法庭或專業法院之必要,惟本院將

                            持續注意各法院受理上開案(事)件之情形,隨時評估設置之可行
                            性。亦將適時辦理與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生活慣俗相關之研習及進
                            修;同時研議結合政府機關、學界力量,有系統的整編上開類型案
                            件具有參考價值之裁判、論著、相關法規及注意事項等法學資料,

                            建置司法智識庫,以方便法官查詢及擷取,提供自主學習資訊及確
                            保法官專業能力。


                        六、此外,本院已依孔委員文吉於 99 年 3 月 18 日立法院第 7 屆第 5

                            會期第 3 次全體委員會議中之建議,檢送就泰雅族原住民之傳統文
                            化及生活慣俗闡述甚詳之最高法院 98 年度台上字第 7210 號及臺灣
                            高等法院 98 年度上更(一)字第 565 號刑事判決 2 則,供法官辦


                   21
                        司法院 2010 年 5 月 27 日院台廳司一字第 0990008475 號函。相似內容亦見司法院秘書長 2009
                      年 4 月 30 日秘台廳司一字第 0980006529 號函。
                                                               245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