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9 - 第四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329

轄市...選舉委員會辦理之。」「各種公職人員選舉候選人資格,應由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公
                   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下稱選罷法)第 7 條第 1 項、第 34 條第 1 項分別定有明文。準此
                   可知,有權審定直轄市市議員候選人資格之主管選舉委員會應為中央選舉委員會;被告祇是受中
                   央選舉委員會指揮監督辦理改制後臺南(直轄)市市議員選舉之機關,並無審定原告是否具有
                   99 年改制後直轄市原住民市議員候選人資格之權限,原告引據選罷法第 7 條第 1 項主張被告有
                   本件候選人資格之審定權,應屬誤會。


                        (三)原告雖引選罷法施行細則第 4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各級選舉委員會依本法第 7 條
                   規定辦理選舉時,其主辦之選舉委員會區分如下:三、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選舉,由直轄市選
                   舉委員會主辦,受中央選舉委員會指揮、監督。」及臺南市選舉委員會辦事細則(下稱辦事細則)
                   第 6 條第 6 款規定:「第一組掌理下列事項:...六、立法委員區域、原住民、直轄市議員、
                   直轄市長、里長選舉候選人登記之受理及資格審查。」主張被告為直轄市市議員選舉候選人資格
                   審定之法定權責機關云云。然查,選罷法關於選舉罷免事務,係分由主管選舉委員會與主辦選舉
                   委員會負責,此除有前引選罷法第 7 條第 1 項、第 34 條第 1 項將直轄市議員選舉之候選人資格
                   之審定公告規定由主管選舉委員會即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之之法條可參外,另由選罷法施行細則第
                   18 條:「本法第 29 條(候選人登記之撤銷、當選無效之訴之提起)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
                   選舉委員會...。」第 25 條:「本法第 41 條第 1 項(競選經費最高限額)所定之選舉委員會,
                   為主管選舉委員會。」第 27 條:「本法第 43 條第 3 項及第 6 項(補貼競選費用)所定之選舉委
                   員會,為主辦選舉委員會。」第 28 條:「本法第 47 條第 5 項(政見內容違反第 55 條規定之通知)
                   所定之通知,由主辦選舉委員會為之。」第 45 條:「公職人員之罷免案,應向本法第 7 條所定之
                   主管選舉委員會提出之。」第 47 條第 3 項:「本法第 79 條第 2 項(罷免案提議人名冊之補正)
                   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第 48 條:「本法第 80 條第 3 項(罷免案連署人名冊)
                   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辦選舉委員會。...」第 52 條:「本法第 120 條(當選無效之訴之提起)
                   及第 121 條第 1 項(資格不合當選無效之訴)所定之選舉委員會為主管選舉委員會。」等規定,
                   亦可知選罷法及其施行細則關於主管選舉委員會及主辦選舉委員會之權責劃分規定甚為明確。原
                   告引用選罷法施行細則第 4 條第 1 項第 3 款規定,顯係對主辦機關與主管機關未予釐清所生之誤
                   解,自不足採。至辦事細則係被告為辦理選舉罷免事務就其機關內部工作項目分配所定之行政規
                   則,不能牴觸上位階之選罷法及其施行細則;其中辦事細則第 6 條第 6 款所稱臺南市區域立法、
                   原住民、直轄市議員、直轄市長等選舉候選人資格審查,經核祇是被告身為受理登記機關,於受
                   理各該候選人登記後送請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前,基於下屬分工所為之內部審查作業而已,此對
                   照同條第 7 款被告對其主管之里長選舉之里長候選人資格係以「審定」稱之,明顯不同,足見被
                   告不因辦事細則第 6 條第 6 款而取得直轄市市議員候選人資格之審定權限。因此直轄市議員候選
                   人資格審查之權責機關究為主管選舉委員會即中央選舉委員會或主辦選舉委員會即被告,自應回
                   歸選罷法及其施行細則之規定認定,是本件亦難以辦事細則第 6 條第 6 款認定被告具有有審定原
                   告是否具備 99 年改制後臺南市平地原住民市議員候選人資格之權限。


                        (四)原告雖又以司法院釋字第 546 號之聲請案例(即最高行政法院 89 年度判字第 1356
                   號判決)事實乃該案原告於 87 年 10 月 21 日向該案被告即桃園縣選舉委員會申請登記為第 4 屆
                   立法委員候選人,經該案被告以其具學生身分,違反當時之選罷法第 3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為
                   由,拒絕受理其登記為據,主張其以被告為對造當事人提起本件確認訴訟並無違誤云云。然查,
                   上開案例係發生於 87 年間,而當時有效施行之 86 年 6 月 18 日公布施行之選罷法,固亦分別於
                   第 7 條第 1 項、第 11 條第 3 款規定:「中央公職人員、省(市)議員及省(市)長選舉,由中央
                   選舉委員會主管,並指揮、監督各級選舉委員會辦理之。」「各級選舉委員會分別掌理左列事項:
                   三、候選人資格之審定事項。」然並無如同現行選罷法於第 34 條第 1 項明定「各種公職人員選
                   舉候選人資格,應由主管選舉委員會審定公告」,而係於當時之選罷法施行細則第 31 條第 6 項規
                   定「表件不全或不符規定者,受理登記機關應拒絕受理其登記之申請。」是上開案例應適用之法
                   規與現行法迴異,自不能比附援引。況自原告提出之新化戶政事務所依據臺南縣政府函頒「臺南
                   縣辦理日據時期種族〝熟〞之縣民申請登記平地原住民作業要點」以 98 年 5 月 27 日南縣化戶字
                   第 0980000887 號函發給原告准其登記為平地原住民之書函中,業已載明:「有關平地原住民之參
                   政權、公民權之爭議,最後須由中央選舉委員會決定,...。」(見本院卷第 13 頁),原告復
                   以被告應為有權審定直轄市市議員候選人身分之權限機關資為爭議,洵非可取。

                        (五)因此,被告既無審定原告是否具備平地原住民市議員候選人資格之權限,原告對之
                                                           325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