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第四屆原住民族傳統習慣規範與國家法制研討會論文集
P. 82
紀駿傑(1996)。〈從環境正義觀點看原住民的狩獵文化〉。生態教育與原住民狩獵文化研討會論
文資料。
黃俊龍譯(2003)。《公民身份》。台北:巨流。原著 Citizenship. Copyright Keith Faulks 2000.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Routledge.
浦忠成(2010)。《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台北:里仁。
浦忠成(1993)。《台灣鄒族風土神話》。台北:常民文化。
浦忠成(1994)。《鄒族神話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
浦 忠 成 (2013) 。 〈 尋 找 文 化 與 保 育 的 平 衡 點 〉 。 刊 於 2013 年 7 月 18 日 台 灣 立 報 :庫
巴 之 火 。
浦忠成(2009)。〈正視曾文溪攔沙壩問題〉。2009.10.7.刊於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浦忠成(2012)。〈一條鯝魚的警示〉。2012.3.8.刊於台灣立報「庫巴之火」專欄。
浦忠勇(1996)。《台灣鄒族生活智慧》。台北:常民文化。
施正鋒(2005)。《台灣國家認同》。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出版。
施正鋒(2005)。《台灣原住民族政治與政策》。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出版。
陳其南(1996)。《文化產業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臺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
報告書。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Bhabha, H. K. (1995). Signs Taken for Wonders. In B. Ashcroft, G. Griffiths & H. Tiffin (Eds.),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pp. 29-35). New York: Routledge.
Bramadat, P. A.(2001). Shows, selves and Solidarity: Ethnic Identity and Cultural Spectacles in
canada. Commission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anadian Heritage for the Ethnocultural, Racial,
Religious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and Identity Seminal, Novenber 1-2, 2001.
Friedman, Jonathan. (1994). Culture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 London: Sage.
Hall, S.(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sapora. In Rhtherford, J.(ed.).
Hall, S. (1996). New Ethnicities. In D. Morley & K.-H. Chen (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pp. 441-449). London: Routledge.
78